患者蔡某某,女,70岁,抚州临川区环城西路。入院前2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右上腹部疼痛不适,呈陈发性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痛。年5月4医院治疗,患者一直采取保守治疗。
后了解到胡小勇院长精通腹腔镜手术,于年7月6日慕名而来,转入我院治疗。年7月6日由胡小勇主任医师、朱国平副主任医师、万能文主治医师、单波、邓晨珂、徐国锋、梁俊成住院医师组织术前讨论,讨论一致认为,患者当前诊断基本明确,有手术指征,可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拟7月7日上午在全麻下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年5月4医院行彩超示:胆囊结石、胆囊炎,左肾囊肿。
胡院长正在给患者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顺利,患者痊愈,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优势
1、创口小:腹部微小切口,0.5cm至1cm,有“钥匙孔”之称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
2、疼痛轻:患者疼痛感小,基本不留疤痕,手术采取静脉麻醉,患者在睡眠的状态下完成手术;
3、恢复快:大大减少了对脏器的损伤和对脏器功能的干扰,使术后恢复时间缩短;
4、住院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手术后6-8小时可下床,12-24小时肛门排气即可进食,3-5天出院,一周后基本恢复,费用相对降低;
5、出血少:术中几乎不出血。微创手术视野比较清楚,血管处理会更精细,加上采用超声刀等先进止血器械,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专家名片Expert胡小勇
院长,外科主任医师,江西省医师协会理事,省中西医结合普外专业委员会常委,省抗癌协会、胰腺癌、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市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市外科学科带头人。市级工伤、法医、医鉴及科研课题评审组专家。从事外科工作三十余年,率先开展普外及腔镜外科各类手术十余项,精通各类外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精通腹腔镜手术。擅长:甲状腺、乳房疾病、肝胆外科疾病,胃肠道肿瘤的各类手术治疗及小儿疝气微创手术治疗。
门诊部大楼
门诊部一楼大厅
住院部大楼
临川三院院内花圃
医院和康复中心效果图
医院效果图
在建医养结合项目6号楼和9号楼
24小时免费接诊-
网站
日前,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小儿外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洋洋(化名)。主因“间断腹痛1月余,皮肤*染5天”来院就诊,医院行腹部CT示:1.右上腹部实性占位。2.胆囊增大,内可见密度增高影。3.肝门区胆管扩张。建议转院治疗,医院后来我科就诊。
入院后查:Hb80g/L,ASTU/L,ALPU/L,
TBil44.90umol/L,AFP.7ng/ml。
复查CT:上腹部肝门下方见一大小约50×58mm块状影,边缘欠光整,与肝门部局部肝实质分界欠清晰,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影及小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中度不均匀强化。肝总动脉及肝固有动脉被软组织影包绕,门脉主干与软组织分界欠清,胰腺头部及胆总管显示不清,肝内胆管扩张,胰管未见扩张。胆囊增大,壁不厚,腔内可见高密度影。盆腔内可见积液影。诊断意见:1.右上腹部占位。2.胆汁淤积,肝内胆管扩张。3.盆腔少许积液。4.胸部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依据患儿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1.右上腹占位:胰母细胞瘤?2.梗阻性*疸3.中度贫血。
为了尽快缓解洋洋的病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及准备工作后,儿童肿瘤外科专家王家祥教授与张大主任、赵鸽主治医师、谢潭主治医师一起为洋洋进行了手术。
手术开始后探查见胰头位置一8cmx7cmx5cm大小的肿物,形状不规则,质地硬,与十二指肠乳头部位紧密相连不可分离,重物压迫肝门部,胆囊张力较大,约7cm×3cm×3cm大小,肝脏体积偏大,呈淤胆样改变。同时肝门部胆总管右侧可见副肝管,胆囊颈管开口于副肝管。术中诊断:胰头占位、梗阻性*疸、副肝管畸形。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管成形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复杂且创伤很大的腹部手术,号称“普外科最大的手术”,其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且需作胆总管、胰管、胃与空肠的吻合。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多见于成人胰头癌的根治手术,儿童较少见。此次患儿洋洋年龄仅4岁,且伴副肝管畸形,手术操作空间狭小,组织结构精细,且有较多吻合操作,因此手术难度极大。
手术图片
术后病理结果:1.(胰头占位)恶性肿瘤,符合胰母细胞瘤。2.(胰头周围)淋巴结2枚呈反应性增生。
鉴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加之患儿年龄小,因此术后治疗与术后护理也显得极为重要。腹腔内出血、胰瘘、胆瘘、胃肠吻合口瘘、腹腔内感染、胃潴留等并发症一旦出现,将导致治疗前功尽弃,甚至二次、多次手术,危及患儿生命。为此,张大教授医疗团队和田亚明护士长护理团队给予洋洋精心、科学的治疗与贴心、严格的护理,洋洋*疸逐渐消退,饮食恢复正常,顺利出院,待短时间休养后进一步治疗。
主刀医师介绍
王家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内著名儿童肿瘤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河南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原河南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宋庆龄儿科医学奖获得者。年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任《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擅长小儿外科各种复杂、巨大肿瘤切除及先天性胆道闭锁、消化道畸形等疑难病症的诊治;在小儿恶性实体肿瘤的蛋白组学方面研究颇深,已筛选并鉴定出5个血清特异性蛋白质标记物,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先后发表SCI文章5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等荣誉。
张大郑东院区小儿外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七届、第八届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妇幼微创协会儿外科普外专业组常委,河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分会委员兼秘书、河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河南省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小儿普外、小儿微创、小儿肿瘤及新生儿外科专业,在河南省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等手术,在漏斗胸NUSS矫形术、腹腔镜脾脏切除、卵巢肿瘤切除、膈疝修补、梅克尔憩室切除、高位隐睾下降固定等微创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畸胎瘤等肿瘤手术治疗方面规范有效,对胆道闭锁、肛门闭锁、脐膨出、肠闭锁、肠旋转不良、食管裂孔疝、肠重复畸形、梅克尔憩室、巨结肠等治疗经验丰富。先发表SCI文章4篇、国内文章1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新技术引进奖2项。
郑大一附院小儿外科团队
猜你想看
机器人时代下的小儿外科
宝宝哭闹下腹就鼓包?80%的父母都不知道对话张大
手术麻醉会把孩子麻傻?
没钱给孩子治病怎么办?这里可以帮助您
医师门诊时间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