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良性恶性胰腺囊性病变是否需要手术切除
TUhjnbcbe - 2021/12/18 13:46:00
彭洋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m.39.net/disease/a_9260239.html

现如今,我国的临床诊疗技术越来越高,对于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出率也逐渐增长,使得更多的胰腺囊性病变可以在早期被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诱发胰腺癌。另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开始重视胰腺囊性病变的筛查与治疗,但是因为百姓普遍缺少专业的医学知识,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认识不足,容易产生错误认知,单纯的认为得了胰腺囊性病变就必须进行手术切除。其实胰腺囊性病变是具有不同类别的,并且有良性、恶性之分,并不一定要进行手术切除。

一、胰腺囊性病变定义及分类

胰腺囊性病变泛指发生在胰腺内的含有囊液的包块,具有很多种类,并且病因和病理性质具有一定差异,疾病症状表现也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预后也不一样。

胰腺囊性病变可以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非肿瘤性胰腺囊肿,比较常见的是胰腺假性囊肿,还有胰腺潴留性囊肿、胰腺真性囊肿等少见类型。第二类是肿瘤性胰腺囊肿,常见的有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相对不常见的是胰腺实性乳头状瘤。

二、胰腺囊性病变的良恶性及手术治疗

胰腺囊性病变是具有良恶性之分的,良性病变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采取药物治疗、理疗等保守治疗即可,而恶性病变在发现后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以免癌细胞扩散转移到其它邻近器官组织或者远端组织,形成多种合并症,治疗难度增加,预后变差,死亡率比较高。非肿瘤性胰腺囊肿是良性病变,例如胰腺假性囊肿可以继发于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消炎治疗,同时要定期复查,检查炎症是否依然存在或者复发。肿瘤性胰腺囊肿多继发于肿瘤,是具有恶性倾向的,需要引起注意,做好病变鉴别诊断,采取针对性治疗。

浆液性囊性肿瘤。浆液性囊性肿瘤是肿瘤性胰腺囊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是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多数为良性病变,一般情况为单发囊肿,常发生在胰腺组织的胃部,囊性病灶普遍比较大。经影像学检查可见囊性病变组织内部存在大量薄壁的小囊肿,紧密围绕着中央的瘢痕进行排列,囊肿切面呈现出“海绵状”或“蜂窝状”,不与胰管相通。多数患者发病后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多数患者是在健康体检或者其它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少数病例可有腹痛、肿块、呕吐等临床表现。浆液性囊性肿瘤一般无恶变倾向,但是会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大,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可根据有无症状、直径>4cm、囊性病变性质不明确而定。

黏液性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体积较大,常在胰腺尾部单发,囊腔大,可为单腔或者多腔,被一层较厚的纤维囊壁包裹。影像学检查可见囊腔内分隔、局部囊壁有钙化表现,囊腔内存在黏液,呈现血性或者水样,不与胰管相通。多数患者无明显疾病症状,或者可见腹痛、腹泻、肿块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和消化系统疾病弄混。黏液性囊性肿瘤具有恶变倾向,需要在确诊后及时进行切除手术,将肿瘤两侧部分胰腺切除。另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肿瘤位置选择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远端切除术等。但是该肿瘤向淋巴结的转移率比较低,因此一般不需要对胰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是一种常见于胰头或钩突部的肿瘤,多数为单发,与胰管相通,有5%-10%弥漫分布在整个胰腺,20%-30%是多灶性。根据累及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其中主胰管型常见表现为部分或者弥漫性扩张,直径大于5mm,需排除其它原因造成的梗阻。分支胰管型主要表现是囊性扩张,并且与主胰管相通,直径大于5mm。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主胰管型和混合型是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的,高危指征是主胰管扩张大于10mm,其中报警指征是5-9mm的扩张。一般会根据病灶的范围大小去选择手术方案,常用的是远端胰腺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而分支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因为恶变倾向比较低,所以可以先采用保守治疗。总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手术指征是病变范围大于3mm、存在囊壁结节、主胰管扩张大于10mm、症状明显、胰液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或者可疑。

结语:总之,胰腺囊性病变是具有良性、恶性之分的,并不是所有的病变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同时有些病变是没有恶变倾向的,因此患者在得病后不用过于紧张和恐惧,而是要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检查并确诊,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听取医生临床意见选择是否手术,以此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将疾病的症状和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影响彻底消除,回归正常的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良性恶性胰腺囊性病变是否需要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