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淀粉酶升高,大家不由自主的会想到胰腺炎,难道淀粉酶升高,一定是胰腺炎吗?
血淀粉酶升高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且无明显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高淀粉酶血症分为4型:胰腺型高淀粉酶血症、唾液腺型高淀粉酶血症、巨淀粉酶血症、混合型高淀粉酶血症。
胰腺型高淀粉酶血症 表现为P-amy升高,最常见于胰腺相关疾病,如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慢性胰腺炎引起的胰腺假性囊肿、脓肿、腹水,以及胰腺良恶性肿瘤。引起胰腺型高淀粉酶血症的胰腺外疾病包括消化道溃疡穿孔、小肠梗阻、肠系膜梗死、急性阑尾炎。阿片类药物也会引起胰腺型高淀粉酶血症。
唾液腺型高淀粉酶血症 表现为S-amy升高,常见于唾液腺疾病和肿瘤相关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唾液腺结石、支气管肺癌、卵巢癌等。手术部位血管浸润和细菌感染、肾移植、异位妊娠破裂、海洛因成瘾也会引起唾液腺型高淀粉酶血症。
巨淀粉酶血症 血液中淀粉酶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而这种复合物不能被肾小球清除,从而导致血淀粉酶升高,发生巨淀粉酶血症。通常情况下,这一大分子复合物是由P-amy或S-amy与免疫球蛋白A或G结合而成,可能是一种特异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巨淀粉酶血症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4%,但容易引起误诊。多数巨淀粉酶血症没有临床意义,部分巨淀粉酶血症可能与淋巴瘤、艾滋病、癌症、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通常情况下血淀粉酶升高会导致尿淀粉酶同时升高,但由于巨淀粉酶分子不能被肾脏滤过,发生巨淀粉酶血症时血淀粉酶升高而尿淀粉酶水平较低。故分别测定血、尿淀粉酶可鉴别巨淀粉酶血症。
混合型高淀粉酶血症 即P-amy与S-amy同时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脑外伤、烧伤和创伤性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急性酒精中*、腹膜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患者。
文章摘自:
郝 璐,胡良皞,李兆申.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意义[J].第二*医大学学报,,4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