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胰腺囊性肿瘤(PCNs)的检出率较前有了大幅度提升。由于胰腺囊性肿瘤涵盖的病因及其生物学行为差异极大,有些是明确的良性肿瘤,有些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而有些则是低度恶性或者交界性肿瘤,注重健康查体,发现胰腺囊性肿瘤到专业科室就诊尤为重要。
近日,医院普外科二病区李洪波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例复杂胰腺囊性肿瘤病人成功实施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囊肿恶变;目前患者恢复顺利出院。
术前
强化CT
该患者为胰腺囊性肿瘤(PCNs)病人,长期受上腹胀痛不适困扰,后肿瘤增大压迫胆总管及十二指肠,出现*疸及十二指肠梗阻症状,不能进食,在外院行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及鼻肠营养管置入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特来我院就诊。患者瘤体巨大,持续剧烈腹痛,应用止痛药物亦不能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饮食,长期消耗致重度营养不良;复查CT示患者胰头囊性肿瘤体积巨大,炎症水肿明显,压迫并侵犯门静脉及下腔静脉,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亦受累及。入院后科室人员认真复习查阅文献,经多学科MDT讨论后,考虑系主胰管型侵袭性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MD-IPMN)可能性大;目前患者营养差,手术存在较大风险,可先联合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胰头囊性肿物穿刺置管引流,以缓解患者腹痛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再做下一步处理;穿刺引流后患者腹痛明显缓解,饮食逐步改善,营养状况好转。
李洪波主任团队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请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会诊,排除手术禁忌,为患者成功实施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术,此病人由于胰腺囊性疾病恶变,囊内液体急剧增多,体积增大,压迫并侵犯周围重要血管及脏器,术中探查示肿瘤与周围脏器致密黏连并部分侵犯,手术切除异常困难,经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精心护理,病人顺利出院,术后病理证实为囊肿恶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具技术含量和风险的手术之一,由于该术式切除腹腔脏器多,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对手术团队围手术期处理要求极高,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是患者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此手术的顺利实施,是我科规范的MDT诊疗、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和成熟的外科技术三者间的完美体现。
胰腺囊性肿瘤科普
01
分类
根据WHO组织学分类,将胰腺囊性肿瘤(PCNs)分为浆液性囊腺瘤(SCN),粘液性囊腺瘤(MCN),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四类。
2
临床表现
胰腺囊性肿瘤生长缓慢,多数无症状,由体检发现。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压迫邻近器官或肿瘤囊内压力增高,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或腹部肿物,少数病例可有梗阻性*疸、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表现。此外,胰腺IPMN可反复发作胰腺炎,病程长者可表现脂肪泻、糖尿病和体质量下降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症状。
03
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主要有腹部超声、腹部强化CT、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多种检查手段;对于仍无法明确诊断者,可依据情况采用超声内镜(EUS)下针吸囊液进行病理学、肿瘤标志物、淀粉酶或分子生物学检测,也可采用密切随访的方式。
04
治疗策略
PCNs治疗方案的制订,取决于对疾病性质、生物学行为的评估,还应顾及患者的年龄、一般状况、治疗意愿、医疗及随访条件等诸多因素。
大部分PCNS为良性,临床上仅需密切观察,对手术指征的把握需谨慎。尽管如此,由于PCNs对其他治疗均不敏感,手术切除仍是最主要、最关键的治疗手段。如果影像学表现或囊液分析后表现出相应手术指征,则应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症状、确诊或可疑恶性的PCNs,均推荐手术治疗。对于肿瘤直径<3cm,糖类抗原19-9无升高,无临床症状,并排除恶变者,可以考虑保守观察的方法,定期随访。
科
室
介
绍
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肝胆胰脾外科)历经三代医疗团队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目前已成为日照市最大的肝胆胰脾外科诊疗和微创治疗中心,是日照市最早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科室。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医学博士3人、医学硕士8人;执业护士18人。多年来先后选派骨干医护人员医院、医院、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天津等医学中心进修学习,显著提高了科室医护团队的临床技能。
科室在努力提高诊疗技术和微创治疗的技术的同时,注重科研进步和技术革新。医院陈孝平院士、南京医科大医院苗毅教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医院主导的全国肝癌联盟,为科室未来的专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