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肝胆胰外科在李贵全主任的带领下,顺利完成1例“全腹腔镜下成人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及肠吻合术”,用最小的创伤、最少的痛苦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近日,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了一名腹痛、*疸、消瘦的中年女性患者。
入院查体:消瘦貌,皮肤巩膜*染,右上腹压痛,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查肝功提示:明显梗阻性*疸及肝损害。
B超提示:胆囊增大,胆总管内径明显增宽,以中段明显,宽约3.1cm(正常人0.6-0.8cm),肝内胆管扩张。
MRI/MRCP核磁共振: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致胆总管末端,胆囊明显增大。显示胆总管下段直径偏细,中段以上及肝门以下明显扩张,胆囊管及整个胆囊与胆总管呈一体化扩张,但未发现胆总管下段新生物。
临床上,中年患者胆道扩张多见于胆道结石梗阻、胆道肿瘤患者,但该患者未见胆管结石及胆道的占位,其扩张原因是什么呢?
经过与放射科专家再次沟通后,综合现有的临床资料,经科室讨论确定这是一名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且为胆总管囊性扩张症Todani分型I型。
胆总管囊性扩张症(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在儿童时期发病,成年患者较少见,常常因为“腹痛、腹部包块及*疸”医院就诊并实施手术。存留小部分进展缓慢患者到成年时期发病。
胆总管囊肿主要的并发症:
胆道炎症、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腺炎、癌变等研。
研究发现,胆总管囊肿的癌变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20岁的患者癌变率为14.5%,高龄患者的癌变率高达75%,癌变的平均年龄为32岁。
因此,胆总管囊肿一经确诊,
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根据Todani分型不同而不同,
对于I型患者首选胆总管胆囊切除、胆肠吻合及肠肠吻合。
但由于涉及肝门部三管(胆总管、门静脉及肝动脉)的解剖、肝管-肠管的吻合、小肠-小肠的吻合,故在微创手术全面发展的今天,腹腔镜下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的报道依旧较少,医院仍然采用传统的开刀手术。需要做一个大切口,腹壁肌肉切断较多,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劳动力要受影响。
为减轻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减少对患者日后生活劳作的影响,经过讨论后决定为患者采用腹腔镜方式进行手术。
手术进行中
手术如期进行,虽然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但患者“乱麻”一般的腹腔饶是让所有参术人员吃惊:患者胆囊、胃、大网膜、结肠、小肠、肝脏等相邻脏器互相粘着在一起,特别是需做吻合用的小肠,相互粘连成团,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这样的腹腔粘连情况,在此之前必须中转开刀。
胆肠吻合
(后壁已完成)
肠肠吻合
解剖过程犹如“走钢丝”一般惊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其它脏器的副损伤。拥有20余年的手术经验的李贵全主任,运用娴熟的技术,将肝门部“三只老虎”(指胆管、门静脉及肝动脉)逐一显露,粘连成团的小肠逐一理顺,扩张的胆管全部切除,紧贴肝门的胆管与小肠在腹腔镜下成功吻合,顺利完成了手术。
手术切口
术后第二天
即可下床活动
腹腔镜手术的巨大优势,
不仅仅是切口小的问题。
在微创条件下,解剖更为清楚,手术更为精准,术中对肠道影响很小,因而术后恢复更快,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围手术期管理,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胃肠道、肺功能恢复更快,下床活动更早,因此,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医院肝胆胰乳腺外科(普外一科)将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诊疗技术,向“高难”和“微创”方面齐头并进,使专业技术向深入化、精细化发展,更好地服务邛崃及周边区域患者。
来源/肝胆胰乳腺外科审核/李贵全
编辑、整理/文化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