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849093.html“从传统开刀到微创,再从微创到能够保留器官的术式,这是胰腺癌手术的发展趋势,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2月23日,在华南国际胰腺精准诊治论坛上,医院大外科主任、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分享了胰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胰腺位于人体的上腹部深处,毗邻肝、胆、十二指肠等多个重要器官。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胰腺癌诊疗指南(年版)》,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陈汝福表示,以往胰腺癌手术大多采用传统开刀的方式进行,但因胰腺位置特殊,切除时容易破坏到其他器官,创伤较大、预后差,且癌细胞易发生转移,因此胰腺癌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点。“近两年,临床上开始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式,并使用达芬奇机器人助力肿瘤精准切除,既提高手术效率,也改善了患者预后,平均三年生存率能提高25%。”陈汝福介绍,“昨天,我们还正式启动了‘纳秒刀’技术的相关临床研究。”他表示,纳秒刀即纳秒脉冲肿瘤消融系统,为一种新型手术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消融探针释放纳秒级高压脉冲,击穿肿瘤细胞膜,破坏细胞内平衡,最终使肿瘤凋亡,被新生健康细胞所取代。纳秒刀的优势在于,其产生的脉冲高压电流只作用于探针治疗范围内的肿瘤细胞,消融的时候不会发生“误伤”,能够保护肿瘤周围甚至肿瘤内部的血管等,使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特别适用于周围毗邻重要血管、胆管、胰管的胰腺恶性肿瘤。“纳秒刀为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陈汝福说,此前医院已经在全国率先成功运用该技术,为一名本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了其生存时间。为推广上述新型手术技术,此次论坛成立了广东省胰腺微创联盟等基层联盟,医院的相关培训,助力胰腺癌的诊治。此外,陈汝福提醒,因胰腺癌早期并不会表现出特异性症状,因此临床上70%以上的患者发现时都为时已晚,失去手术机会,生存率不容乐观。虽然手术方式在进步,但要想提高长久的生存率,“早筛早诊”仍是重要一步。“遗传因素在胰腺癌发病中大概只占不到10%,其发病更多还是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陈汝福说,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肥胖和糖尿病等均可能影响胰腺癌发病风险,建议慢性胰腺炎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高脂饮食、肥胖人士等,在50岁以后要定期做好胰腺癌相关筛查。筛查可通过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及腹部CT等方式进行,建议一年检查1-2次,尽早识别可能的癌症风险。该次论坛还邀请到了国内外多位胰腺疾病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作学术报告。期间,同时开展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胆肿瘤结石个体化精准诊疗的前沿分享、肝胆胰手术视频难点及胰腺胆道肿瘤MDT诊治论坛等活动。医院代表积极参会,学习胰腺疾病诊治新技术、新理念。南方+记者陈伊纯陈伊纯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