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在以前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但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胆结石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胆结石发病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大家比较认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代谢异常。正常情况下胆盐、磷脂和胆固醇在胆汁中的含量是存在一个平衡的比例的,这种比例使得胆汁中的胆固醇一直处于溶解的状态。当这个比例平衡被打破,即胆盐减少或者胆固醇增多时,饱和状态下的多余胆固醇则可析出形成结晶,进而形成胆固醇结石。由于某些病理原因导致胆汁中的胆红素量激增,其与钙发生反应结合在一起则会出现胆色素钙结石。
2、胆结石核心的形成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环节,当胆道存在感染,胆汁PH发生变化,易使胆固醇析出发生沉淀,此时如果感染患者的细菌、炎性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或蛔虫的尸体与析出的胆固醇相结合则会形成胆结石的核心。
3、有些患者胆道天生狭窄等解剖位置的异常,胆囊动力不足导致胆汁沉积会使胆结石形成的概率增加。
关于胆结石治疗方面,公认的是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无需切除胆囊。胆结石反复发作,结石数量较多,常引起胆绞痛、胆囊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建议手术治疗。
但是目前国人在面对疾病时通常会先主动寻求内科保守治疗,对手术存在着排斥心理。内科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胆固醇形成,加速胆结石溶解的药物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也有通过体外超声波碎石的方法来治疗胆结石,但是通过临床观察和随访发现,内科保守治疗胆结石复发率较高,且只针对单发的、2cm的结石有效。
在胆结石治疗中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日常生活注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少吃油腻食物,按时吃饭等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是很重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