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灵魂有香气的女子ID:lixiaoyilhyxqdnz」
1
医疗纪录片总能让人看到人生最无奈的部分。
《中国医生》第二集,患者老刘,今年60岁,因煤气罐爆炸全身95%大面积烧伤,需要每天换药和手术植皮。
身体疼痛以外,巨额的医药费才是压垮老刘和家人的关键。
一道选择题,放弃植皮,创伤面会一点点被感染,生命也在慢慢消耗,最后生命或许就保不住了;不放弃,治疗费油和植皮后的恢复阶段都需要是巨额医药费。
儿子在花费二十多万的医药费后,开始迟疑。
因为,哪医院申请了补助费后,还需要上百万的费用,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事实上,老刘住院一个多月,就已经花了30多万。
老刘的儿子与儿媳刚买了房,手中余钱所剩无几。当提起这个想法时,儿子与儿媳两人第一次出现了分歧,最终都沉默了。没办法,有时候,一个人得病,全家人都要被拖下深渊。
有弹幕指责他不孝和自私,但生活的真相就是:
如果倾家荡产也没保住父亲的命,最后受罪的是活着的人,一家人都会面临很长时间的艰难生活。
最后,他们选择了出院,回老家治。
就在一个月前,徐晔医生治疗的另一个重度烧伤患者,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放弃治疗,最终离开人世。
他感慨地说,很多时候医术都还没遇到瓶颈,就已经遇到了人心的瓶颈。
2
年轻医生临床成长纪实片《我的白大褂》中,也有太多这样的真实故事。
有的人愿意卖房救一家四口的命;有的人害怕钱财两空,纠结是否要欠债赌命;有的人关心治疗费用,胜过治疗方案……
有一位35岁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在ICU里住了半个多月,每天长长的费用单催着她的家属四处筹钱,催费单上几乎天天出现9床的名字。
9床,欠费元
9床,欠费元
9床,欠费元
那些日子,9床成为ICU里大家时不时地谈起的话题。
但没过多久,她不得不提前出院。
出院那天,9床看见丈夫进来,她像往常一样,浮肿的脸上带着笑意,她吃力地向丈夫伸了伸右手,想拉住丈夫的手,但丈夫没有把手伸过来,他正望向医生。
医生停顿了一会儿,才说,9床,别怕,我们今天需要把管子拔了。
9床脸上的笑意顿时凝住了,怎么要拔管子?她说不出话,但眼神里满是疑惑,她将目光从医生移到一旁的丈夫身上,丈夫看向床畔的监测仪,没有说话。
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扯了扯丈夫的衣角,终于,他的丈夫说话了:“咱们回家治,真是没有办法在这里待下去了,亲戚都借遍了”。
当医生伸手拔掉她身上的插管的时候,她抓住医生的手才终于慢慢地、无力地松开。
这样的选择,看客除了叹气无法指责。因为成年人都明白:
谁都想救命,可钱是有限的,没有谁想人财两空。如果能负担得起,谁都不会纠结于计算钱与生命哪个价值更高。
若不是逼不得已,谁也不会做出这种让自己余生都活在自责与愧疚中的决定。
不管是老刘还是9床,对他们的家人来说,选择之中的纠结,选择之后的无奈,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说实在的,我们很难避免一辈子不遇到这些事情,也无法避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冲击。
除了大富大贵的家庭,普通人在重大疾病的高昂费用面前,都是有心而力不足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认真地提醒大家,要做好两件事:
1、不断增加收入、控制开支,掌握尽可能多的存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2、对于结余比较少、收入增幅比较慢的朋友,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险配置齐全,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提前做好准备。(本文不推荐保险产品)
3
一直以来,我都在建议大家一定要把保险配置齐全,那是因为,医院里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无奈,而这些无奈很多时候都是一份很便宜的保险就能解决的事情。
借此机会,想再给大家做点简单的保险科普,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希望大家耐心看完,也希望对你们有用。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已经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新农合,因而可能会觉得已经后方无忧,那你就错了。大病面前,你会发现医保根本不够看。
医院的药品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药%报销,乙类药部分报销,丙类药一点不报销。像进口抗癌药、靶向药、新特效药都属于丙类药,只能自费。
比如治疗肺癌的靶向药多泽润(达克替尼,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