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只因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长兴大妈体内肿瘤被
TUhjnbcbe - 2025/3/10 20:01:00
白癜风需要住院吗 http://ask.bdfyy999.com/
<

“阿姨,恢复得不错,今天就可以出院了!”“谢谢羊主任,想不到这么快就能出院了!”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的病房里,胸外科主任羊卫刚副主任医师正在给70岁的胡大妈(化姓)查体,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胡大妈家住城南,平日身体还算硬朗。11月初的一天,她骑着三轮车,打算去自家菜地施肥。医院医共体集团雉城分院时,见不少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就放下了骑行的速度。

“我上前一打听,听说可以免费体检做CT检查,就也跟着排起了长队。”胡大妈听人介绍,医院牵头的双肺健康筛查社会公益行动来到了雉城分院,有需要的市民可以直接在移动CT车里做检查。医院组织放射科专家和相关临床科室专家现场读片会诊,给出诊断意见。

不一会儿,胡大妈就在移动CT车里做完了检查,等候CT报告。一旁的读片室内,医院放射科主任卢跃忠主任医师正仔细地看着胡大妈的片子。当他看到影像中有一个磨玻璃影时,不由得眉头一皱,“老羊,这个片子有点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卢跃忠边看边招呼当天一同下沉雉城分院的羊卫刚,一起会诊。

影像上显示,胡大妈的右侧肺叶有一个1.5公分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两位专家在看完片子后,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胡大妈应尽快入院接受手术治疗。

“我当时还有点不相信,但是当听到医生和我儿子打电话后,我才相信是真的。”胡大妈在儿子的安排下,在11月25日住进了医院胸外科病区。两天后,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经病理报告诊断为早期肺部肿瘤。

术后第三天,胡大妈办理了出院手续。

胡大妈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治疗,得益于影像技术的发展进步。肺内小结节病变的诊断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意外发现的肺内小结节而忧心不已。良恶性的定性问题却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和病人预后情况,放射科医生作为医疗诊治的侦察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果发现肺结节不要惊慌,肺结节不等于肺癌。”卢跃忠解释,肺部小结节在影像上经常出现“同病异影”“异病同影”表现,因此良恶性诊断尤为困难,十分考验放射科和临床医生的经验。

市民体检时发现的肺内小结节,应及时到胸外科或呼吸内科专科就诊并对症治疗,康复后也应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关于肺结节的科普:

1.肺结节患病率上升,CT是首选检查方式。有数据显示,肺结节发病率有增长趋势,但大众不必过于恐慌,其中诊断为肺癌的肺结节比例仅占0.54%;孤立性肺结节在30岁以下人群中的恶性率约1-5%,70岁以上人群肺结节恶性率达80%以上。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胸部CT薄层扫描是肺结节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不推荐X线胸片用于常规肺结节的评估。

2.肺结节高危人群更应重视定期体检。高危人群的定义: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①吸烟≥20包/年,戒烟≤15年;②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接触石棉、铍、铀、氡等);③合并慢性肺气肿或纤维化,既往有肺结核者;④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3.视实际决定是否有必要手术。连续CT扫描密切随访观察、非手术活检和外科手术是肺结节的基本处理策略,直径≤8mm的肺结节筛查肺癌高危因素,以随访为主;8~30mm的肺结节评估恶性肿瘤概率,因病制宜。磨玻璃肺结节的恶性概率高,应密切随访,早期处理。

胸外科专家门诊时间

1.羊卫刚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2.郭德庆胸外科主任医师(每周五上午)

3.肺结节联合门诊(每周四下午)

4.浙大二院胸外科专家门诊(每周六上午名医馆)

5.肺结节联合门诊(每周四下午,由呼吸内科、胸外科、放射科专家组成)

我院放射科是长兴县放射影像医疗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是我县范围内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且全面的学科。学科拥有64排CT、高场强核磁共振2台及多台16排CT。除开展常规的影像检查外,还开展冠脉CTA等全身多个部位的血管CTA、全身各个部位的特殊三维重建等。同时,科室还开展了CT引导下的非血管介入与DSA下的经血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其中,CT引导下非血管技术在湖州地区走在前列。年,医院聘请浙大二院放射科主任张敏鸣教授担任放射科学术主任,助推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向更高水平发展。

放射科专家团队

卢跃忠:主任医师,放射科主任,长兴县放射影像医疗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数理医学会人工智能影像与介入分会委员,湖州市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放射技术学组委员。先后在浙大二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杂志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一篇;擅长胸部、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是医院肺结节联合门诊专家之一;擅长全身各部位CT引导下非血管介入以及DSA下经血管综合介入。

姚建飞: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曾在浙大二院及医院进修,发表省级以上专业论文十余篇,擅长中枢神经系统和骨肌系统影像诊断。

吴英哲:放射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曾赴医院进修。擅长胸腹部疾病影像诊断,是本院乳腺、结直肠肿瘤MDT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2篇。

唐向利:放射科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系,年赴浙大一院进修学习半年,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X线、CT、MR诊断,胃肠肿瘤MDT成员。

徐志根:放射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放射诊断工作40年,曾赴医院、浙大二院进修,擅长常见病及疑难病的X线、CT、磁共振诊断。

黄强: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放射诊断工作30年。曾赴浙大二院进修,擅长常见病及疑难病的X线、CT、磁共振诊断。

施军杰: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从事放射诊断工作三十年,曾赴浙大一院及医院进修学习。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擅长全身各系统疾病的X线、CT及MRI诊断,对肺部结节的诊断及鉴别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肝脏、胰腺、胃肠道及盆腔肿瘤的诊断有着深入的研究。

张金强: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二十余年,曾赴浙大二院放射科进修学习,在省级学术论文发表多篇文章。能熟练掌握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的影像学诊断。作为科室腹部组成员,尤其擅长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卢培丽: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先后赴医院及浙大二院进修学习,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数篇,熟悉掌握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X线、CT、MR诊断;尤其擅长乳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TheEnd-

责编:文秦

一审:晓美

二审:张亮

点击“关键词”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因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长兴大妈体内肿瘤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