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KonradRontgen)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利用这种射线拍摄手的照片可显示出手的骨骼结构,因当时无法确定这一新射线的本质,伦琴便将其称为X射线(数学上使用符号X代表未知数)。这一发现轰动了当时国际学术界,仅几个星期,X射线就开始被医学界用来准确显示人体骨骼,以帮助诊断疾病。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伦琴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自那以后的多年来,随着医学生物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的进步,单纯的放射诊断逐渐发展成为当今集诊断、治疗于一体的尖端分子医学影像技术,彻底颠覆了人类传统的医疗模式。其中,PET/MR和PET/CT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最尖端影像技术,可谓是“C位出道”的“顶级高富帅”,掀起了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迅速成为了全球公认在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领域的最佳诊断设备。
PET/CT:PET与CT的一场“完美联姻”
▲图片:西门子医学影像设备
PET,中文名字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是能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人体细胞代谢需要消耗葡萄糖,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生长速度快、分裂旺盛、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因此在病变早期瘤体还未完全形成时,癌细胞代谢活性就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就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率上的差异,PET检查将显影剂(如18F-FDG,一种葡萄糖)注射到受检者体内,利用显影剂追踪高代谢细胞,并浓聚在这些细胞内,然后通过PET这种体外探“神器”进行采集,从而得到人体代谢活动分子水平的信息,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这个过程就好比在“敌人”(疾病)内部派驻了间谍,其内部情况间谍会通过随身携带的无线电装置(显影剂)发出电报,然后专业接受设备(PET)会收集敌人内部情况,这样一来我们就可及时清晰地掌握敌人信息。说完PET,接着再来说下CT,CT可得到人体断层图像,即人体剖面图,能详细观察人体特定部位的形态学特点(解剖结构、形态、大小、密度),显示病灶的具体特征。就像一片一片切西瓜,切出后可以直观的看见西瓜的成色如何,是有籽的还是无籽的,西瓜子长在什么地方,哪里有烂了一块,有多大,烂成什么样子,与周围没烂的地方是不是分界很清楚。20世纪90年代初,PET与CT都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并各自显示了技术上的优势,但是,临床医生,尤其是准备为癌症病人做手术的外科医生仍常常感到郁闷与沮丧。CT图像能显示精确的解剖细节,PET图像对病变程度的检测灵敏度高,病灶边界显示清楚,但存在解剖结构不够清晰的缺陷。靠“目测”试图匹配这两种来自不同仪器的扫描结果时,病患者肿瘤的确切位置仍然无法确定,这种情况下,医生们提出一个设想:能否将PET和CT结合起来?
PET/CT的特点:1+1=3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PET影像,CT或MRI影像,融合影像
抱着这种美好愿望,英国伦敦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博士汤森经过数年的探索,克服了无数技术上难点,终于于年在美国第46届核医学年会上正式发布了PET/CT原型机获得成功的消息。年10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推出了商业化PET/CT。这项令人瞩目的成果被权威的《时代》杂志评为年“年度医学发明”,并用1+1=3这样一个不等式,来说明PET/CT的价值已超越了PET与CT两者的单纯相加。病人快速全身扫描一次可以同时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产生1+1>2的完美效果,与CT检查比较,PET/CT不仅具有CT显像的高分辨率的解剖图像,更能提供PET显像带来的代谢显像。与传统的PET比较,PET/CT对病灶的定位更为精确,探测灵敏度大为提高,检查时间由大大缩短,受检者更为舒适,同时避免了某些单纯PET阴性肿瘤的漏检。PET/CT将病灶的生物代谢信息及精准的解剖定位和结构,同时呈现在医生面前,从而让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更早、更快、更全、更准,早期肿瘤也能够及时发现。PET/CT可以做什么呢?PET/CT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检查之一,众人对它的另一个显著印象,就是:贵!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李方表示,“虽然PET/CT单笔检查费用很高,但客观上提升了治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患者不用在各个科室间转个一溜够儿,节约了医疗资源,更在这场与病魔的战役中抢到了时间。PET/CT最大的优势在诊断、分期和疗效判断上,可以说切中要害、一锤定音。”
一、肿瘤疾病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与随访
▲图片:女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期IVE
如肺癌、消化系统肿瘤、淋巴瘤、黑色素瘤、妇科肿瘤、甲状腺癌、胰腺癌等,用于肿瘤患者的病情评估与肿瘤分期;大多数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估与检测;对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肿瘤可以寻找原发灶。辅助放疗定位:PET/CT可以使放疗医师了解病灶的代谢情况,根据肿瘤的生物靶区制订放疗计划。
二、神经及精神疾病
▲图片:依次为63岁健康人,62岁AD患者,75岁AD患者
除了用于肿瘤诊治外,PET在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肺栓塞等疾病中的优势也是很突出的。癫痫患者术前的精确定位、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与分型、精神疾病的评估、脑外伤后脑代谢状况评估、帕金森病受体显像、肿瘤的氨基酸代谢、胆碱代谢显像等、吸毒成瘾性评估。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现有的MRI等影像学技术即使在患者出现症状后,仍有可能无法识别,而PET/CT却可以在患者出现症状前一年左右就能识别出患者。
三、心血管疾病
▲图片来源:联影医疗科技
PET/CT可以同时应用CT的冠状动脉造影、钙化分数测定和PET的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将心脏血管硬化和心肌缺血情况通过一次检查完成,使冠心病得以更全面的诊断评估。PET葡萄糖代谢显像对心肌活力进行评估及心肌血运重建手术术前评价与疗效监测等。PET/CT检查方法是目前公认的评价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判断有无存活心肌对临床极为重要,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可以通过冠脉血管重建重新恢复心功能。
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做PET/CT?
1.有肿瘤家族史人群:经科学研究,癌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尤其是如父母有此类病史,子女患该病的概率高出数倍;
2.怀疑有肿瘤,但其他影像学方法无法确定良恶性的;
3.肿瘤标志物升高或者经过临床医生临床检查,考虑肿瘤的可能性较大的;
4.已经确诊的肿瘤病人,检测是否有转移,用以确定临床分期及治疗后病人的再分期;
5.发现患者存在转移病灶,但常规方法无法确定原发病灶的位置;
6.病人进行非手术治疗后,可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而对手术患者,通过PET/CT诊断,可预估术后是否会有复发或转移的风险;
7.长期慢性疾病史者,长期受慢性病困扰的人群,如乙肝、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特别是当出现症状程度逐渐加重时,一定要引起重视,注重检查,排除一些病情加重及并发症,早期发现,避免更大的损失。
PET/CT辐射对身体会造成影响吗?与PET/CT的作用相比,这项检查可能带来的辐射与危害也一直是悬在患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谈癌色变、谈核色变,人们处于一个两难境地:既需要PET/CT来进行病症的筛查确认,又质疑辐射的安全性。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辐射,而来自其他活动的大约有1%。权威数据显示,患者接受一次PET/CT检查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为8到10毫西弗左右,临床上常规应用的增强CT一次检查辐射剂量为10到14毫西弗,人们受天然本地照射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2.4毫西弗。所以说,对于真正需要这项检查的高危人群来说,过分考虑辐射无异于因噎废食。正视PET/CT的作用,或是两难问题的解决之道。PET/CT的诞生,医学成像领域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云杉影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学术顾问、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田嘉禾教授曾表示,疾病的诊治已不仅停留在组织形态和病理学基础上,而开始更多深入到分子水平上。PET/CT可以全面反映病变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因而成为实现分子医疗的最大筹码,以及精准医学时代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我国每年PET/CT检查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看病的实际需求,未来10至20年有可能是PET/CT高速发展时期和中国核医学的高速发展期。云杉影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引进的2台PET/CT分别是西门子医疗最新分子影像产品——BiographmCTX和联影最先进的环数字光导PET/CTuMI。这两台设备在精准度、辐射量、扫描时间等方面显著领先深圳原有的PET/CT设备,真正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西门子PET/CT——
BiographmCTX
具备以下优势:
高端:提供采集层CT的最高端PET/CT,提高扫描速度的同时,减少50%的注射剂量
快速:TrueV技术,52环超宽扫描轴向视野
高清:超高PET分辨率,最高CT分辨率
突破:最快的PET采集速度,采集时间减少1/2
舒适:超大78厘米孔径,显著提高检查效能与扫描舒适度
▲图片:西门子PET/CT——BiographmCTX
联影PET/CT——uMI
具备以下优势:
敏锐:环数字光导PET和层时空CT强强联合,极低剂量与精微成像兼而得之
洞见:2.9mm超清分辨率,全精度视角,微小病灶无所遁形
极速:mm超大轴向视野,全身扫描可在3床位、5分钟完成
▲图片:联影PET/CT——uMI
到这里,相信大部分人对PET/CT这一先进设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其实除了PET/CT,核医学家族还有另一个新进“贵族”——那就是集功能及解剖两种成像设备最顶级配置于一体的PET/MR。同PET/CT一样,PET/MR也可以实现“全身检查”、“功能成像”,是肿瘤影像诊断的新利器,并有许多胜于PET/CT的优点。也由于太过于“高大贵”,PET/MR在国内并不普及,截止目前全国PET/MR设备仅9台。在文章里,小编将带大家了解一下PET/MR这颗全球影像界“皇冠上的明珠”,帮助大家更科学就医。
撰稿:品牌管理部
编辑、校验:Ju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