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评论:新“国九条”着力激活市场_深圳新闻_最全最迅速的深圳资讯—深圳新闻
□ 本报评论员 刘伟
由国务院发文,针对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文件,具体内容均为“九条”,资本市场习惯称之为“国九条”。此前的“国九条”诞生于2004年,奠定了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基础。新“国九条”上周发布,虽无一锤定音的重大举措,但凸显新一届*府“简*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的施*理念。
新“国九条”中,涉及放权给市场,尊重市场主体的条款占比最大。新“国九条”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制度。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虽非新决定,但新版“国九条”进一步解读其内涵,再次强化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路径。
针对私募,新“国九条”提出,对私募发行不设行*审批,允许各类发行主体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向累计不超过法律规定特定数量的投资者发行各类产品。
券商牌照方面,新“国九条”表示,积极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证券期货服务业。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以相互控股、参股的方式探索综合经营。
对投资人开放市场方面,新“国九条”重申,稳步开放境外个人直接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有序推进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
期货市场方面,新“国九条”提出,继续推出大宗资源性产品期货品种,发展商品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交易工具。清理取消对企业运用风险管理工具的不必要限制。
新“国九条”另一个重要看点,是强调相关部委与地方*府的协调合作。“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建立小额、便捷、灵活、多元的投融资机制。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集中统一的登记结算制度。”这一表述显示各地可以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但必须纳入统一监管体系,是对中央集中监管和地方省级人民*府金融领域事权的协调。
在债券领域的多项表述,也显示出国务院促进债市互联互通和协调监管的决心。新“国九条”阐述了债券的公开发行、评级增信、投资者保护、托管结算和稽查执法等制度改革,远远超出老版“国九条”只涉及公司债的范畴。
建立地方*府债券制度,不仅是地方财*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有望丰富我国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这种由国务院层面推动的“增量”产品,将对我国债券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对二级市场来说,新“国九条”提出,要按照宏观调控*策和税制改革的总体方向,统筹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税收*策,给市场以减轻交易负担的想象空间。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0%。
国家统计局官员对此做出解释,并称4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将是上半年的低点。虽然存在去年同期价格相对较高等原因,但CPI、PPI走势仍显示当前经济运行趋紧,市场相对低迷,也加重了市场对通货紧缩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