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位达芬奇是个名医它已在通大附院
TUhjnbcbe - 2023/9/2 18:06:00
白癜风前兆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107/7740114.html

人们熟知的达·芬奇是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画家,医院手术室,有一位名叫达芬奇的“网红医生”,近来以“它”娴熟的技能和精准的刀法,成为医生的好帮手,为病人解除痛苦。“它”就是年作为“世界先进人才”引进的达芬奇机器人。

通大附院举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公众开放日活动

6月25日,医院举办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记者实地探访手术室。据了解,两年半以来,医院的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肝胆胰脾外科、小儿外科、胃肠外科等领域开展手术,已有多名患者享受到由这位“名医”带来的世界先进微创外科手术。

医生在达芬奇的指引下进行手术

稳重精准,机器人让手术更加微创

6月24日上午,通大附院副院长、肝胆胰脾外科主任陆玉华教授,临床首席专家、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医师王志伟教授领衔的团队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顺利完成两例肝癌切除手术。51岁的程先生,在体检中发现肝脏的左右两叶均有肿瘤,还伴有严重的肝硬化,肝胆胰脾外科团队经过详细检查与讨论,决定先对其肝右叶约2厘米左右的肿瘤实施射频消融术,对肝左叶5厘米的肿瘤实施手术切除。

达芬奇机器人在手术中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是超精准的微创治疗,其3D立体视觉可放大10-15倍,视野角度增加,使手术视野更清晰;机械臂较人手更小,具有7个自由度且可转腕的手术器械,能度翻转,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在狭窄空间内完成更加精细的操作,在手术中可从任意角度接触病变,而且机械臂特别稳定,从而做到精准肝癌切除提高肿瘤根治性及安全性。”陆玉华介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密操作,程先生的肝脏肿瘤终于被成功切除,整场手术的出血量不到20毫升,术后第五天患者痊愈出院。

陆玉华表示,“达芬奇”并非独立自主操作,而是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外科医生操作。目前,通大附院已有7个专科近20位专家获得机器人操作的资质。

对外科医生来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更具备开腹手术的稳定性,手术过程中,机器人赋予了医生更加灵活的手,双手的颤动被完全过滤掉,避免手术中抖动划伤神经和血管的意外,大大提升了手术精度和手术质量;对患者而言,达芬奇机器人能智能调整患者手术体位,手术创口更小,缝合优势更明显,使患者更好更快恢复,减少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网红”表现不俗,已创下多个第一

每周三,通大附院小儿外科都要实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数字化手术室里,小儿外科主任咸华教授坐在离手术机器人不远的中控台前,目视裸眼3D显示屏,将双手的拇指和中指伸进指套,控制着两个灵敏的操作杆和两个按钮,双脚控制7个脚踏板,3米外的“达芬奇”接收到指令后,伸入腹腔的4个机械臂各司其职,腹腔打孔、探头伸入、翻转剪切……大约四个小时后,小儿外科团队完成了全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小儿先天性胆管囊肿根治术,整个手术过程流畅,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出血量极少。咸华表示,“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精细解剖和缝合方面非常有优势,今后将应用到更多的儿外科手术中,为广大儿童患者带来福音。

据了解,通大附院是目前全省唯一启用达芬奇机器人治医院。从无到有、从精到优,通大附院人凭借勇担当、敢突破的信念,在技术革新上不断打破壁垒,竖起了一道道行业领域的里程碑,创下南通及省内多个“第一”。

年12月,南通地区首台全球最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通大附院,胸外科超微创团队完成了南通首例由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实施的手术,开创了南通市机器人微创技术的先河;妇产科团队率先在苏、浙、沪开展了首例机器人单孔妇科手术,开创了苏中地区单孔腹腔镜与达芬奇机器人联合手术的先河;肝胆胰脾外科团队运用“达芬奇”顺利完成苏中地区首例肝癌、胰腺癌手术。

这个机器人,不冰冷

就在不久前,通大附院*委委员、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史加海教授领衔的胸外科超微创团队,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一名26岁患者小张(化名)切除了纵膈肿瘤。医院的一次体检中,偶然发现纵膈肿瘤,肿瘤已达到5厘米大小,医生建议使用劈开胸骨的大切口切除肿瘤。爱美的小张,辗转咨询后,慕名找到史加海进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治疗。

“纵膈肿瘤切除术的切口设计、手术空间都十分适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手术,操作更精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功能损伤更小,不仅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像小张这样的患者,不管是从美观角度,还是从生活质量角度,超微创技术都是及其需要的,这正是我们团队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患者服务的初衷和动力。”史加海表示。手术历时一个小时,进行得很成功,术后两天就顺利出院。在得知肿瘤的最终病理结果为良性畸胎瘤时,患者及其家属十分感激,握着史加海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硬核技术的突破,靠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医者满怀赤忱救死扶伤的仁心。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是每一位患者的期望,而给予每一位患者最好的治疗与康复方案是每一位医生的心愿!铸匠心、强技术,每一次医疗技术的突破,都凝聚着通大附院人对生命可贵的诠释,对医学发展的引领与责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郭小川

校对盛媛媛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位达芬奇是个名医它已在通大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