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这个名词
大家并不陌生,
生活中经常听到
身边的小伙伴说:
“没吃早饭低血糖了”
或“没休息好有点低血糖”。
大多数人对于
低血糖的印象仅限于此,
但低血糖真的
仅如上述所说吗?
中国医大一院内分泌专家
和您说说。
什么是低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在3.9-6.1mmol/L之间。正常水平的血糖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必需,血糖过高或过低均对人体有害。当血糖小于2.8mmol/L时称为“低血糖症”。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
轻度:
严重时:
什么原因能引起低血糖?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机体葡萄糖的来源和去路。
机体葡萄糖的来源
1、食物摄取;
2、肝脏的肝糖原分解;
3、机体其他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等转化而来,我们称之为“糖异生”。
机体葡萄糖的去路
1、机体各个组织氧化分解、摄取利用;
2、在肝脏合成肝糖原储存;
3、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供机体使用。
我们再来看一看
机体调节血糖的
内分泌激素。
降糖激素
胰岛素(机体唯一的降糖激素)。胰岛素一旦体内增多,就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升糖激素
包括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腺分泌的胰高糖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等等,虽然种类很多,但是哪个激素不足都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综上所述,
葡萄糖的来源过少,
去路增加,
升糖激素减少,
胰岛素增多
就会导致低血糖。
下面,
我们按低血糖发生的时间
给低血糖症做个简单分类。
空腹(吸收后)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
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
1、胰腺的胰岛B细胞疾病
如胰岛细胞瘤、或胰岛细胞增生,分泌过多胰岛素,导致低血糖症。
2、刺激自身胰岛素分泌过多的药物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苯甲酸类衍生物(格列奈类降糖药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3、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机体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B细胞抗体,这些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解离的不确定性,可以导致体内胰岛素短时间内明显增多,引起低血糖。
4、异位胰岛素分泌
主要见于胰腺外肿瘤,如纤维肉瘤、神经纤维瘤、间皮细胞瘤、肝细胞癌、肾上腺皮质癌、胰及胆管肿瘤、肺癌、卵巢癌。
药物性
1、外源性胰岛素
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低血糖原因,因此,胰岛素的应用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且要按要求经常检测血糖,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
2、磺酰脲类
前面已经讲过,要注意有些中药或保健品中含有磺脲类降糖药物,糖尿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引发严重低血糖的事情屡见不鲜。
3、饮酒
酒精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了糖异生作用,大量饮酒后不吃食物,还可以耗竭储存的肝糖原,导致低血糖发生。
4、增强降糖药降糖作用的药物
喷他脒、水杨酸盐等。
重症疾病
1、肝功能衰竭
重症肝炎、肝硬化晚期、肝癌、心力衰竭所致的肝淤血等,会引起肝糖原合成、贮存、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的减弱,胰岛素代谢清除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2、肾功能衰竭
导致肾脏排出葡萄糖过多,糖异生不足,引发低血糖。
3、脓*血症等重症感染引起葡萄糖消耗增加,导致低血糖。
4、严重营养不良、妊娠和哺乳导致营养物质消耗过多、剧烈运动等,导致糖异生底物缺乏,引起低血糖。
升糖激素缺乏
垂体低功、肾上腺低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引起的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单一或多种激素缺乏,这些升糖激素的缺乏,会导致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不足,胰岛素作用相对增强,引起低血糖。
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
1、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多见于肥胖的、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特点是早时相消失、高峰延迟,与血糖升高不同步。
所以,出现餐后两小时内血糖偏高,餐后3-5小时低血糖发生,患者的典型表现是下一餐前出现饥饿、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上午十一点、下午四五点钟都是这类低血糖的高发时段。
2、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1)最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及胃肠吻合术后。
2)主要是由于进食后胃排空过快,胃内容物迅速进入肠腔,吸收过快(30-60min),刺激胰岛素释放增加,导致餐后2小时低血糖。
3、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多见于情绪不稳定、神经质的中年女性,无器质性疾病,精神刺激、焦虑常可诱发,多由于胃排空加快,碳水化合物吸收过快,诱发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低血糖。
4、肠外营养(静脉高营养)治疗
1)当静脉高营养中高浓度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刺激自身胰岛素分泌,此时若不减少外援胰岛素剂量,容易发生低血糖。
2)肠外营养时,葡萄糖被迅速氧化利用,但营养液里加的胰岛素代谢相对较慢,二者不匹配容易导致低血糖。
3)营养袋中胰岛素可能分布不均,且营养袋对胰岛素有吸附作用,在输液最后,胰岛素浓度相对较高,引起低血糖发生。
如果遇到了低血糖,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请大家不要自行处理,
及时就医,
遵守医生治疗建议。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