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内镜经口插入十二指肠,经十二指肠乳头导入专用器械进入胆管或胰管内,在X线透视或摄片下注射显影剂造影、导入子内镜/超声探头观察、进行脱落细胞/组织收集等操作,完成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并在诊断的基础上实施相应介入治疗的技术总称。
年10月12日,医院成功完成了第一例ERCP手术。张大爷,67岁,近2月前进食油腻饮食后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偶有背部放散痛,20分钟至1小时可自行缓解,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患者进食,导致患者身体机能明显下降。患者曾于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此次CT、MRCP均提示胆囊管末端结石。既往有冠心病,陈旧心梗,心脏支架置入术后,心功能Ⅰ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疾病多,年龄大,综合多方因素充分考虑后,普外二科团队决定采用ERCP手术为病人取出胆总管内结石。ERCP术后的病人3-5天即可出院,而开腹手术留置的T管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拔出。这样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无论从身体损伤、心里康复及经济上ERCP都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张大爷的老伴听说可以不开刀,就能取出结石,特别高兴,她说,年龄大了,这病又多,就怕开刀伤害大,刀口长不好。这不用开刀就能把这肚子里的结石取出来,真是太好了。”
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普外二科医院高峰教授团队给予指导,在普外二科、麻醉科、内镜诊疗中心、导管室的默契配合下,15分钟就完成了手术,从胆道取出1个0.6厘米的石头,后由肠道排出,患者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可正常进食,即将出院。胆道内结石ERCP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五院技术上的空白,更使五院内镜治疗技术迈上新的台阶!希望这项高级别内镜微创治疗技术能使更多的胆胰疾病患者受益!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在ERCP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镜治疗方法,在内镜下用高频电刀切开乳头括约肌及胆总管的末端部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包括胆管括约肌切开术(EBS)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其中胆管括约肌切开应用最多。
EST适应证
1、胆总管结石
2、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
3、胆管蛔虫病,特别是胆管内的死蛔虫
4、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5、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6、壶腹周围肿瘤
7、慢性胰腺炎、胰腺结石伴有顽固性腹痛者
8、胰腺假性囊肿
9、胰腺分裂症
10、胰管狭窄需置入胰管支架者
11、胰漏、胰管外伤
12、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
稿件来源:普外二科王巍
图文编辑:宣传科柴杨、王玉苗
医院
沈阳市肿瘤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