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脂多高才是高脂血症2023最新血脂管理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屋王医生。

今天来和大家仔细盘点一下,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推荐最新要点。

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两点:

血脂高到什么程度才是高脂血症?

控制血脂的目标值又是什么?

相信许多人都已经了解到了血脂异常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它主要是通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其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

因此,血脂异常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死亡等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

根据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干预研究的充分证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已经被确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

然而,个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仅取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还与其他同时存在的疾病状态和其他危险因素的数量和水平有关。

即使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同的个体,其他情况的不同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存在明显差异。

多个疾病状态或危险因素共存可以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同时,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其他含有载脂蛋白(ApoB)的脂蛋白,包括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其残粒,以及脂蛋白(a),也被认为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这些发现为进一步了解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也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因此,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具体情况,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的状态。通过综合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总结一下,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对于不同人群的参考值和控制范围不一样,这就如同学生跑步训练一样,小学生跑5圈就完成任务了,初中生则需要跑10圈才算完成任务,而对于高中生则需要跑15圈才算完成任务。

由此,最新版本指南,将人群分为5类,即:超高危人群、极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中危人群、低危人群。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血脂推荐:目前临床上应根据个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而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作为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馆疾病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去的差值)。

不同人群控制血脂的目标值:

超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

极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

中、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

低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同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mmol/L

解释一下,什么叫较基线降低幅度50%,比如一个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目前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2.5mmol/L,那么首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范围需要低于1.8mmol/L,并且还是低于基线的50%,即2.5/2=1.25mmol/L,故最终控制范围应该是1.25mmol/L以下!

下一个问题,哪些人群属于超高危人群?

超高危人群:发生过≥2次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且合并≥2个高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主要包括:

①近期有发生ACS,即急性冠脉综合征,通常是小于一年,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②既往心肌梗死病史(除上述ACS以外)

③缺血性脑卒中史

④有症状的周围血管病变,既往接受过血运重建或截肢。

高危险因素8点,包括:

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再次发生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事件

②早发冠心病(男55岁,女65岁)

③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

①既往有心脏外科搭桥术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治疗史

⑤糖尿病

⑥高血压

⑦慢性肾脏病CKD3-4期

⑧吸烟

第二个问题,哪些人群属于极高危人群?

极高危人群:不符合超高危标准的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患者。

第三个问题,哪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或总胆固醇≥7.2mmol/L;

(2)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

(3)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

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需要进行10年间ASCVD总体发病风险的评估,进一步判断为高危、中危、低危人群。

即:通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范围,结合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病进行判断。

如果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10年发病危险为中危的人群,且年龄小于55岁的,需要再进行余生危险评分:

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者,定义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①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mmHg;

②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mmol/L;

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④体重指数BMI≥28kg/m2;

⑤吸烟。

!其余剩下的分类即是:中危人群、低危人群!

另外,需要说明一下:

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注意到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风险评估结果为中危的人群,是否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时是难以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结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因素来做出决策。当患者合并有多个风险增强因素时,我们更倾向于将其视为高危人群进行处理。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因素主要包括:

靶器官损害

冠状动脉钙化≥AU;

超声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mm或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

踝/臂血压指数0.9;

左心室肥厚;

血清生物标志物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

载脂蛋白B≥1.3g/L;

脂蛋白(a)≥mg/L;

甘油三酯≥2.3mmol/L;

高敏C反应蛋白≥20mg/L;

其他因素:

肥胖或腹部肥胖;

早发心血管疾纳家族史,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另外,着重提一句,甘油三酯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分层时也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后,甘油三脂仍高的患者,为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应同时降甘油三酯治疗。此外,严重高TG的患者,降低TG可减少胰腺炎发生风险。

甘油三酯的理想范围是,1.7mmol/L;

另外脂蛋白(a)的理想范围是,mg/L.

最后,再提一句,糖尿病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提示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最大。

故而血脂管理更为严格: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mmol/L,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低危、中危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

同样,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mmol/L

好了,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我是心血管屋王医生。

如果你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声明:本文仅作科普宣传,不做疾病诊断与治疗。如有相关临床症状,医院正规治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