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准检查化妆品新规契机:打造药妆店专业营销形象
药店能否借化妆品全成分标注的契机,打造出一个专业营销的新形象,值得期待。
《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关于化妆品必须标注全部成分的规定,很多经营化妆品的药店经营者都没有关注到。业内专家提醒,这一新规是国际化趋势,意味着专业化营销将大行其道,理应引起业内的高度重视。
总部没有发文,我们的质管部也没有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 7月20日,当问到早在一个月以前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颁布的《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关于化妆品必须标注全部成分的规定时,北京某连锁药店何店长如实相告。
根据《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从6月17日开始,所有国产和进口化妆品都需要在产品包装上真实标注产品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称。整整一个月过去了,这一新规对如今都经营化妆品的药店来说,理应引起不小的反响。然而,在采访中却发现,许多药店人对这一新规竟 一无所知 。
药店 不清楚 新规
何店长介绍,目前该连锁在北京市场100多家直营店里,药妆和普通护肤品已占到40%以上,如果这个规定在药店强制实施,他所在的药店里90%以上的化妆品都要重新下架换包装。 我们的进货周期是半个月,有时候更短,但是现在看来在售的应该都是6月17日以前生产的产品。 随后对辽宁健康源、北京金象、湖南益丰、广东康之家等不同地区的连锁药店经营者进行了采访,结果与何店长一样,以上药店人表示对这一规定 还不清楚 或 没有关注过 。
对此,牛策略药店营销顾问公司总经理牛雪锋告诉,早在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化妆品通用标签》中就有相关规定,只是当时给了两年时间消化库存, 事实上到去年10月,这个过渡期限就已经到了,现在国家又再次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可见国家是非常重视的,而且这也是国际化妆品市场的趋势,理应引起药店重视。 他认为,这说明现在的药店行业虽然销售化妆品,但不如专业的化妆品有利于销售渠道那样关注相关规定。
有利于专业引导药妆销售
作为药店多元化经营的一个较大的利润点,药店如今对药妆的品类销售都普遍重视。姑且不论,如今我国对药妆的准确定义,对药妆应具备的批准文号等问题,药店在销售药妆或者普通护理品时,为何与化妆品专卖店,或是商超的专柜竞争方面,一直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此次国家再次规定化妆品须全成分标注,对药店利用自身专业性提升药妆销售,无疑是一次重大机遇。
辽宁省锦州市健康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李晓明告诉,在该市,医保定点药店已经不让经营化妆品了,所以连锁药店都把化妆品店与药店分开了。目前健康源连锁有27家药店和5家化妆品店。如何把这些化妆品店经营得同样专业化,是他们目前遇到的瓶颈。
牛雪锋则表示,欧美等国家都在执行化妆品全成分标识,推行全成分标识不仅是让消费者可以明白消费,还方便国家的监管。 不少国际大品牌已经是全成分标注了,多的达30多种,且正面要有中文名称,背后要有厂家执行标准、还要有QS标志等,但国内的还没有做到。 他指出,药店不同于传统化妆品店,应该率先自律,并想办法解决药妆品类匮乏的尴尬局面。 工业以前承担了促销和营销的环节,连锁只是渠道而已。而现在,连锁的渠道功能越发强大了,就理当承担起营销和促销功能,但目前药店对药妆只有品类销售,没有营销。
在的采访过程中,药店经营管理者普遍担心的是,新规是否会影响销售或者给企业增加成本?同时他们认为,新规定对于药店用专业服务拉动药妆销售是一种利好。
如北京宁港升腾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锦全就认为,这一规定对于商业公司和药店来说是好事,但极可能导致厂家提价。湖南益丰大药房信息管理部部长毛立权对表示: 现在药店都销售化妆品,但显然不够专业,没有办法与化妆品专营店或者商超的专柜进行价格和服务方面的比拼。
李锦全则认为,用专业服务引导品类销售理应成为药妆店的经营之道。 号称纯天然、纯植物、无添加的化妆品,公布了成分后,到底是不是纯天然,看看包装一目了然。我觉得药店可以借此给消费者做培训,哪些成分更安全,每种成分的作用是什么?药店开始拼服务会促进销售量的提升。
相关链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新修订的《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要求,自今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进口报检,并在境内销售的国产和进口属于化妆品定义的护肤产品、彩妆产品、沐浴产品等,都需要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产品中所添加的所有成分的中文标准名称。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上的成分按照加入量降序排列,成分名称则按照相关国家规定标注。
在2010年6月17日前(不含17日)生产的国产化妆品和进口报检的进口化妆品,不必进行全成分标注,可以销售到产品保质期结束。
据悉,我国早在8年前就准备要求化妆品公开其成分,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推到去年10月1日才正式颁布了《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要求化妆品必须在产品包装上公开其成分,并给了8个月的过渡期。 (医药经济报 *丽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