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走一万步科学吗年纪大了,每天走多少步 [复制链接]

1#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如增强心脏功能、减少脂肪堆积、增强肌肉力量等。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会选择散步作为主要的锻炼方式,因为它既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还比跑步等运动更加轻松。

特别是一些老年朋友,退休以后时间充裕,便经常通过散步来锻炼身体。部分体力强的人,甚至能每天坚持走1万步到2万步。他们认为,步数越多,锻炼效果就越好。不过,真的是如此吗?那些每天都走1万到2万步的人,最后都怎样了?

一、每天走1万步到2万步,会有怎样的后果?

实际上,对于老年人而言,每天散步确实好处多多。但是,如果走的步数过多,那给身体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弊大于利的。

专家指出,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坚持走1万步到2万步,不但容易加重呼吸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还可能造成以下两种后果——

其一,骨质增生,民间俗称“长骨刺”。它之所以产生,主要原因是关节磨损。

因为人在日常活动中,关节软骨面或多或少会产生碎屑,慢慢堆积到关节周围。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骨质碎屑日积月累,产生骨质增生,进而形成骨刺。

假设老年人每天都坚持走1万步以上,足部反复应力,那么,局部骨皮很可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增厚,也就是“骨刺”。

骨刺最基本的症状是疼痛、僵硬、肿胀,严重者还会活动受限,极易导致骨折。老年人一旦骨折,就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其二,游离骨卡进缝中,引发疼痛。当患有剥脱性骨炎、外伤、或者骨质增生后,身体的关节腔内,可能会出现残留的碎骨或者软骨组织,这些物质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即“游离骨”。“游离骨”又叫做“关节游离体”,在膝关节中最为常见。

如果老年人长期进行过量的运动,足部很容易受到伤害,并促使体内骨关节严重磨损,产生游离骨。这些游离骨如果无法及时取出,不仅会导致骨质增生,还会对周围的神经造成刺激,进而引发严重疼痛,影响到日常的活动。

除了以上这两种后果外,老年人的身体已经老化,每天走路过多,既可能损伤肌肉,也会对膝盖、脚踝以及脚后跟的韧带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因此,老年人其实不适合如此大剂量的锻炼,散步的步数一定要适量才行。

那么,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才比较好呢?

二、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好?散步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据研究,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行走的步数最好控制在步至步之间。但该项数值只是作为一项参考标准。老年朋友还是应当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走路的步数。如果身体素质比较强,可以走到步;如果身体较差,也可以只走步。

所以,老年人每天的走路步数其实因人而异,并没有硬性要求。只要不过量,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大碍。

但是,散步这项锻炼其实很有讲究,需要注意的并不仅仅是步数方面的问题,还包括道路、姿势、时间段、运动拉伸等要素。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是道路。散步对道路是有要求的:地面不能太硬,路段不可以崎岖,上下坡不能太多。假若地面太硬,就会对老年人的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假若路段崎岖、上下坡多,老年人散步时耗费的体力也大,身体吃不消,还容易扭伤脚。

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散步时应尽量在松软的土路,或者塑胶跑道上走。比如绿地公园、江边湖畔、运动广场等区域。最好要绕开工地等环境复杂的区域,选择空气质量好的路段步行,避免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其次是步态。走路姿势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例如,有些朋友在散步时会喜欢低头,或者头抬得太高,这两种姿势都有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拉伤背部肌肉。又或者甩手幅度过大、脚步迈得太大,从而引起颈部发炎和酸痛。

正确的走路姿势是挺胸抬头,双眼目视前方,双肩自然向后舒展,膝盖展开,脚向正前方迈进,并适当地轻摆胳膊。这种姿势有利于周身与大脑的气血回旋,也可以缓解脊柱的压力。因而老年人在散步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免不良体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再者是时间段。走路时间段的选择也需要慎重。很多人认为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所以会早早出门散步。事实上,这时候的地面温度较低、气压较高,有害气体和杂质往往被压在近地面活动,无法排散。过早锻炼,容易吸入有害气体,影响我们的呼吸系统。

所以,老年人的散步时间不宜早于6点,可以在上午6点到9点之间进行。也可以晚上吃完饭后进行散步,促进胃部消化。但晚上的散步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且睡觉前两小时不宜外出散步,否则可能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最后是拉伸运动。拉伸运动是健身运动中很容易被人忽略,但却是特别重要的环节。有些老年朋友可能没有拉伸的习惯,散步完就直接停止运动,回家躺在床上休息。但其实这样做会使得肌肉弹性下降,代谢的废物无法及时排出,造成肌肉酸痛、引发肌肉损伤等。

因而,老年人在散步前或者散步后,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适当做一些拉伸运动来舒展肌肉。比如说打一打太极,做一做拉伸操等。不过,每次拉伸时的活动量要适度,力道也要循环渐进,当感到疲劳后,必须及时止住,切不可勉强自己。

另外,老年人散步时别穿皮鞋或者底板太硬的鞋,最好穿轻便又有弹性的运动鞋,以降低地面对足部的冲击。而且,散步虽然不属于高强度的运动,但也需要有营养的支撑,所以老年人平时应注意适当补充钙质,增强体力,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

与此同时,专家也指出:散步有着许多不同的方式,但不是每种散步方式都适用每个老年人。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散步方式。那对于不同情况的老年人而言,什么样的散步方式比较合适呢?

三、对于不同情况的老年人而言,什么样的散步方式比较合适?

老年人受生理规律、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身上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疾病。所以,并不是任何散步方式都适用于每个人。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我们在这里简单列举四种不同的散步方式,以供大家进行参考。

对于患有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推荐快速散步法。即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至步,每次30至40分钟。这种方式能够降低三高,增进胰岛素功能,消耗体内脂肪,通畅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

对于患有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推荐摆臂散步法。即在散步的过程中,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的摆动,每分钟60至90步,每次30至60分钟。这种方式可以预防老年人跌倒,也能增强骨关节和胸腔的功能。

对于患有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推荐摩腹散步法。即边散步边用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便双手旋转按摩腹部一周,正反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至60步,每次5至10分钟。这种方式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和胃液分泌,疏通气血,减少腹部赘肉。

对于患有颈肩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的老年人,推荐倒退散步法。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各走步,如此反复多遍。这种方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平衡机体,防止脑萎缩,对于腰腿痛都有一定的疗效。

延伸阅读:老年人走路时,如果有这些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走路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身体状况。医生特别强调,如果老年人在走路时出现以下这些表现,务必要注意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

一种表现是头昏头痛。大部分老人走路时,明明前一秒还自然轻松,下一秒却觉得头痛欲裂。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很有可能是脑血管狭窄导致的供血不足。此时必须警惕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颅内疾病的发生,及时体检,并咨询医生的建议,进行有效防范。

另一种表现是腹痛腹胀。老人走路时如果毫无前兆地腹痛腹胀,且胀痛感比较强烈,甚至影响到走路,很可能是身体的消化系统发生了病变,比如出现胰腺癌等疾病。有这种表现的话,最好能够尽快进行检查,排查胃肠疾病,做好预防措施。

此外,如果老人走路时总觉得一侧的身体经常出现肢体麻木、用不了力的情况,甚至有严重的活动障碍,无法挪动脚步,医院进行检查。因为这种现象很可能是中风的前兆。一旦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很容易从轻转重,甚至致残、死亡。

温馨提示

散步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但必须注意运动量不能过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步数以及散步方式。并且,在散步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把握散步道路、身体姿势等条件,以获得最佳的锻炼效益。

参考资料

1.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锻炼行为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01

2.有氧健身锻炼对改善老年人体成分的作用《中国体育科技》.05

3.散步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01

4.七种散步更适合老年人《湖南中医杂志》.0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