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际首次发现青大附院周岩冰教授团队胰腺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

周岩冰教授研究团队

众所周知,胰腺癌是全世界最致命的实体瘤,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经确诊,很多进入中晚期。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肿瘤容易复发、转移,还会出现很强的耐药性。目前医学上尚未找出有效攻克的方式,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仍然比较低。8月14日,一项重大突破进展从青大附院传来,记者了解到,医院胃肠外科周岩冰教授团队国际上首次在胰腺癌中发现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后期可以运用到临床判断患者肿瘤恶性程度以及生存期,对于指导患者后期治疗有着重大意义。这项重大发现也已发表论文。

里程碑

国际首次胰腺癌中发现“TIPE3”

周岩冰教授

据青大附院教授周岩冰介绍,目前在临床上,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但近70%~80%的胰腺癌患者被诊断为晚期或局部晚期,并且切除肿瘤根治的可能性仅为8%~12%。此外,根据切除来预测预后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探索能够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效果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具有关键的临床价值。

青大附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博士后李泽群是此次论文发表的主力之一。他告诉记者,此次在胰腺癌中发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叫做“TIPE3”,这种标志物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陈有海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且在胃癌、食管癌当中均发挥重要的促癌作用。但是在胰腺癌中,TIPE3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

周岩冰教授团队通过检测分析临床上现有的胰腺癌患者样本,采用了回顾性队列、前瞻性队列证实“TIPE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价值,并构建了基于“TIPE3”表达的胰腺癌预后模型。最终证实“TIPE3”有望成为胰腺癌患者危险度分级及预后评估的新型分子标记物。此外,研究也初步证实“TIPE3”可以通过上调RAC1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应对“预后最差肿瘤”

有望用于判断患者生存期限

李泽群介绍,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也是临床上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发病率与死亡率居于全球肿瘤前十位。此次发现的标记物为TIPE家族,该家族共有四位成员,分别为“TIPE”、“TIPE1”、“TIPE2”、“TIPE3”。在胰腺癌中,“TIPE3”分子表达越高,说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可以用于指导医生用药方案及手术治疗时机。“可以通过有效的肿瘤标记物进行肿瘤恶性程度分级及预后评估,让家属配合有效治疗,从而达到个体化治疗、实现患者最大获益”李泽群告诉记者。

“TIPE3”潜在生物标志物在胰腺癌中为国际首次发现

是不是发现这种标记物就可以判断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李泽群表示,临床上最终选择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具体分期,而不是看这种标记物。目前,这只是初步发现,是胰腺癌治疗中迈进的一小步。“后期我们希望通过全国临床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让我们的结论更加具体详实;此外,临床上最理想的生物标记物是通过无创或相对无创手段如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就可以判断患者肿瘤恶性程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李泽群说道。

目前,该论文8月初发表,今年影响因子已经达到41.44,为国际领先水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