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了有恶变风险的良性胰腺肿瘤要切除十二指 [复制链接]

1#

都市快报

病情分析室

宁波人*先生今年58岁,近1个多月来,他反复出现中上腹的疼痛,医院诊断为胆囊炎。*先生吃了药,可症状依旧没有缓解。

前不久,*先医院三墩院区,希望能够查明病因。医院普外科谢达飞副主任医师仔细看了CT,发现*先生虽然考虑胆囊炎,但并没有胆结石,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同时,CT上显示*先生的胰腺钩突处有个占位,这引起了谢达飞的疑虑。

果然,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先生的胰腺钩突占位很有可能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它是目前胰腺肿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一种疾病。虽然肿瘤目前考虑良性,且直径也不大,但存在恶变可能。

由于肿瘤位于胰腺钩突部,被十二指肠包裹,又位于重要的血管后方,常规手术方法可能需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也就是说,为了一个暂时是良性但有恶变风险的肿瘤,*先生可能要付出切除十二指肠、胰头、胆囊及胆总管等多个脏器的代价,而且消化道重建也会大大影响术后的生活质量。

考虑到*先生一家的纠结,普外科主任王国良主任医师根据肿瘤的特点,本着微创化和精准外科切除的手术理念,提出可以进行“腹腔镜下胰腺钩突肿瘤切除术”。术前,王国良联系消化内科副主任冯玉良主任医师,请他为*先生预先置入一根胰管支架,目的在于术中帮助定位,同时可以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

正式手术当天,通过几个0.5-1厘米的小切口,在腔镜操作下,王国良将*先生的十二指肠降段和胰头充分游离,保护肠系膜上静脉和动脉,充分显露胰腺钩突肿瘤。经过1小时仔细分离,肿瘤连同包膜被完整切除。同时,保留十二指肠、胰头、胆管等脏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创伤。随后,病理最终显示,*先生胰腺钩突处的肿瘤果然为IPMN。

王国良介绍,IPMN的特点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可分泌大量黏液。“这个毛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比较多。一开始往往是因为反复发作胰腺炎或体检显示胰腺有囊性占位而发现的。”

“胰腺手术是外科最为复杂、创伤最大的手术。但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已经开始被应用到胰腺外科手术中。而IPMN这个疾病正是所有胰腺疾病中最适合用腹腔镜技术完成的,术后患者一般2-3天即能下床正常活动,一周左右即能出院。”王国良说。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患者为化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